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75篇
  免费   572篇
  国内免费   269篇
测绘学   3386篇
大气科学   282篇
地球物理   909篇
地质学   644篇
海洋学   346篇
天文学   1290篇
综合类   836篇
自然地理   32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27篇
  2013年   368篇
  2012年   462篇
  2011年   457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579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589篇
  2006年   585篇
  2005年   482篇
  2004年   432篇
  2003年   370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51篇
  2000年   213篇
  1999年   172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captures the material behavior under a wide range of loading conditions is essential for simulating complex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In recent years, some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develop constitutive models fo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using self‐learning simulation (SelfSim). Self‐learning simulation is an inverse analysis technique that extracts material behavior from some boundary measurements (eg, load and displacement). In the heart of the self‐learning framework is a neural network which is used to train and develop a constitutive model that represents the material behavior. It is generally known that neural networks suffer from a number of drawbacks. This paper utilizes evolutionary polynomial regression (EPR) in the framework of SelfSim within an automation process which is coded in Matlab environment. EPR is a hybrid data mining technique that uses a combination of a genetic algorithm and the least square method to search for mathematical equations to represent the behavior of a system. Two strategies of material modeling have been considered in the SelfSim‐bas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These include a total stress‐strain strategy applied to analysis of a truss structure using synthetic measurement data and an incremental stress‐strain strategy applied to simulation of triaxial tests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effective and accurate constitutive models can be developed from the proposed EPR‐based self‐learn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EPR‐based self‐learning FEM can provide accurate predictions to engineering problems. The main advantages of using EPR over neural network are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2.
青藏高原隆升的非线性动态有限元仿真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根据青藏高原的地质特征建立分析模型,采用3维动态有限元方法,在计算仿真板块速度场的基础上,计算在青藏高原的隆升过程中该地区地壳岩石的等效应力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计算仿真得到的速度场与1998年GPS观测的速度场吻合良好;与过去一贯的假设相反,计算结果反映出地壳应力场不是静态的,而是此起彼伏,不断变化的,应力值最大且变化最剧烈的地区在克什米尔地区、鄂尔多斯地区和鲜水河-小江断裂带,与地震多发区域吻合。  相似文献   
3.
用双三次样条函数和GPS资料反演现今中国大陆构造形变场   总被引:38,自引:20,他引:18  
将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动视为一种连续的地壳变形,利用双三次样条函数模拟了近期GPS测定的大陆内部及周边地区412个测站速率,反演大陆地区自洽的构造变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模拟结果显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是构成中国大陆内部岩石层水平形变的主要驱动力.印度板块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深深插入青藏高原,造成地壳大规模的缩短和抬升.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喜马拉雅带、拉萨和羌塘地块以及青藏高原东南边的川滇地区,内部构造活动强烈,其内部的构造变形包含地壳碎片的冲断、褶皱和侧向逃逸.大陆地壳(或岩石圈)的增厚,尤其是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快速缩短和青藏高原东西向的缓慢拉张,大约吸收了印欧板块会聚量的85%,西藏中东地区东西向的拉张速率达到了(16±2.0)mm/a,且顺时针方向扭转明显.印度板块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29.7°N, 19.3°E, 0.392°/Ma);华南地块相对于欧亚大陆向东(102°±7.4°)南的运动速率是(11±1.54)mm/a,华南块体相对欧亚板块运动的欧拉极为(62.25°N, 126.56°E, 0.141°/Ma);塔里木地块相对较稳定,其西部运动速度高于东部运动速度,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总体上讲,中国大陆运动方向为北偏东呈辐射状,从西部近南北方向的运动转向东部地区东南方向的运动,绕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旋转.横穿喜马拉雅构造带及青藏内部的南北向压缩速率为(19±2.0)mm/a,横穿西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13±1.5)mm/a,横穿东天山构造带的南北向压缩平均速率为(6.0±1.4)mm/a.阿尔金断裂带的左旋走滑速率为(6±1.2)mm/a.  相似文献   
4.
5.
GPS现代化重大进展——GPSL5和L3频率的发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技术原因,原定于2005年发射的GPS现代化ⅡF卫星系列延误了好长时间,现在终于在2009年3月24日成功发射了一颗GPS现代化中属于ⅡR卫星系列的ⅡR20-(M)卫星,它具有发射L1,L2,L3,L5频道信号的功能,是GPS现代化走向发播三个民用频率(L1,L2,LS)的第一步,是GPS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里程碑。而对这一GPS卫星还首次检测到它在发射L3频道信号,据有关资料,它是为安装在GPS上的,用于发现核爆炸或其他高能量红外辐射事件的核爆炸侦察系统(NDS)平台提供通讯联系。  相似文献   
6.
GPS实时动态定位(RTK)技术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分析RTK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对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RTK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目的是提高RTK测量成果精度,使RTK技术更好的推广应用,满足三维和高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要求,提高作业速度,减轻测量人员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7.
给出了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的总体结构以及各分系统的详细设计与实现方法,开发了旨在对相关重力测量数据实现自动化处理的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系统工具软件,并应用于某区域实际大地水准面的精确计算。实践证明,该系统能有效提高相关数据的处理效率,有助于局部大地水准面精化过程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We describe a procedure for the numerical modelling of astronomical interferometers, with particular relevance to far-infrared and submillimetre wavelengths. The scheme is based on identifying a set of modes that carry power from the sky to the detector. The procedure is extremely general, and can be used to model scalar or vector fields, in any state of coherence and polarization, the only limitation being that the propagation of a coherent field through the system be described by an integral transform, a constraint that is in practise always met.
We present simulations of ideal, multimode two-dimensional interferometers, and show that the modal theory reproduces the correct behaviour of both Michelson and Fizeau interferometers. We calculate simulated visibility data for a multimode bolometric Michelson interferometer, with a synthesized source, and produce a dirty map, recovering the original source with the usual artefacts associated with interferometers.  相似文献   
9.
GPS/LEO掩星观测的变分同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敏  郭鹏 《天文学进展》2006,24(1):27-42
在简单介绍GPS/LEO掩星探测大气的发展历史和科学意义之后,详细阐述了反演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标准反演中存在的问题,并说明一维变分同化(1DVAR)在反演方法中的重要性;给出了一维变分同化中价值函数的求解,以及各种同化因子;简单介绍了对当前气象学中普遍使用的四维变分同化(4DVAR);重点讨论了各种同化方法,以及使用各种同化因子的优缺点。最后,通过CHAMP卫星的观测实例分析,验证了GPS数据在数值天气预报(NWP)中的作用,以及相对于标准反演法一维变分对气象要素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海阳市城区D级GPS控制网的布设,探讨了GPS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要求,阐述了GPS外业观测的质量控制措施,基线处理方法及其精度检验,讨论了已知控制点的选用方法,以及平差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